— — 吕梁市积极探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吕梁路径”
图为离石区交通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受理市民需求。 记者 侯利军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通过领导干部进社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方式,不断拓展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式,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听——
办好“民生事”,让群众称心
几把椅子、一张桌子,领导干部和群众促膝围坐,群众说、干部听,群众问、干部答,现场梳理分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举措。2021年5月27日,随着我市《市级领导定期深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基层政协联络组)联系社区群众制度》正式出台,市、县两级常委班子成员和四大班子领导定期深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开展活动成为常态。
“孙书记,我们新农村小区属于城乡结合部,是2007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小区现在还没有接入天然气管道,而且供水供暖管道也已经老化,整个楼体外立面也有破旧的问题,想问问咱们市里的相关部门能不能帮忙协调解决一下?”“感谢这位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今天,咱们城管、住建、燃气公司部门都在,大家商量一下,有什么具体举措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去年11月3日晚,市委书记孙大军深入离石区交口街道岐则沟社区新农村小区与居民群众座谈上的一幕,当晚,孙大军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针对党员和群众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现场研究,逐一明确了每件民生实事的解决方案和开工时间、完成时限。
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去年4月19日,市长张广勇来到离石区凤山街道久安社区,与该小区的群众代表围坐一起,在亲切温馨的互动交流中,听大家聊民生实事、提意见建议。大家纷纷发言,从解决居民飞线充电问题到水暖分户管理,从妥善安置流浪者到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等,一件件具体事、身边事,却都是党员和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问题。
在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和四大班子领导根据工作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定期深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跟进开展活动,展开了“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2023年以来,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共进站(点)1719人次,接待群众4640人次,收集问题1733件,办结1399件。路平了,环境好了,出行方便了,烦心事有人管了,“微心愿”实现了……一个个社区群众为该项活动的进行纷纷点赞。
“民生无小事,办好吕梁的事情,关键在党。要着力健全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把市委建立的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深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与群众座谈制度坚持好,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身边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市委书记孙大军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
建——
理好“百家愁”,让群众舒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孝义市,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以每月11日的主题接待为引领,常态化组织开展接待选民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等活动。
在吕梁大地,像这样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遍地开花。按照“乡级建站、中心村(社区)设点”思路,如今我市共建有人大代表联络站(点)747个,其中,2022年到2023年新建立代表联络站16个、联络点23个,11386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就近编组进站开展活动。代表联络站不仅畅通了社情民意的传递渠道,打通了各级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释放了大能量、发挥了大作用。
联系服务群众是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重要工作。我市各县(市、区)人大结合实际,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人大及辖区联络站点高质量谋划代表进站点活动主题,根据需要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熟悉经济法律等事务的专业人员进站,协助人大代表全面了解情况、做好政策解读。同时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积极探索“数字人大”网上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代表联系选民的微信工作群。孝义市人大打造了智慧人大平台,由代表联络总站全面负责平台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工作,深度推动“互联网+联络站”建设。孝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委主任赵梁说:“联络总站和智慧人大平台的运行,有效打破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时间、空间限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也为代表履职搭建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全天候、无死角。”
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免费乘坐公交、公共厕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些群众身边的小事、愁事无一不是人大代表心头的大事。如今,在群众的诉求下,在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下,一件件民生实事正在落地见效。2023年上半年,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站7164人次,接待群众14349人次,收集问题4344件,办结3589件。联络站已经成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人民代表为人民”已经成为群众共识。
集——
用好“传声筒”,让群众放心
“今年以来吕梁学院路段车辆剧增,整个路段只有红绿灯没有违章抓拍监控摄像头,闯红灯现象严重,也加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建议安装抓拍违章设备。”去年9月,居住在吕梁学院附近的居民王先生把这条建议发到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不到一个星期,王先生就收到了回复:“你好,你反映的事项,经向市交警队了解,吕梁学院路段已设有抓拍监控,目前已经启动。”这么快就能看到办理结果,王先生很是惊奇。
事实上,对这样高效办理啧啧称赞的,不仅仅王先生一人。打开人民网或“人民网+”客户端,在“领导留言板”吕梁板块里,集中了民生、三农、环保、城建、治安等领域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无论大小,都会得到及时回复、有力推进。“领导留言板”已逐渐成为广大群众与吕梁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一来一往中,我市用另一种形式践行着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为保证群众在网上提出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市委社情民意服务办公室制定了详细的“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办理流程。“每一条留言都由专人认领,逐条与当事人核实信息,经主要领导批示后发函交办至各责任单位办理,承办单位一般需在一周内反馈回复意见。回复意见经过审核、整理后交由市委主要领导阅批,之后再公开回复网友。”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负责人成永生介绍,“截至目前,吕梁‘领导留言板’历史留言总量达到7148条,历史回复总量6218条。通过对这些群众反映件的办理,我们也会集中和吸纳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良策建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量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说“留言板”把党的群众工作搬上网,那么“12345”便民热线则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自2020年6月28日上线运行以来,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构建了市、县职能部门组成的三级联动体系,开通了电话、微信、12345信箱、随手拍、吕梁通APP、一体化平台、投诉举报监督专线7种受理渠道,已整合市、县各类热线104条,整合力度、覆盖部门全省第一。
“没想到一通电话就保障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这条热线就是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传声筒’啊!”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访时,许多诉求人一致表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走好群众路线,不仅需要真诚的态度,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方式。我市各级党员干部将始终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绘出为民“同心圆”,探索联系群众“新路径”,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本报记者 刘子璇)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