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务是发展,支撑靠产业,方向在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全力稳住基本盘,加快培育新动能,着力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准确把脉和清晰定位,为我们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现实路径和努力方向,也为我们着力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
多年的向“新”而行、蓄能提升,我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去年,全市63户省级产业链链上企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三;累计建成智能化矿井42座,数量全省第一,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2.9%,总量全省第二;氢能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一个个亮眼成绩、一组组精彩数据,见证着“加速奔跑”的吕梁,更是我们赢得未来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两个过多依赖”的结构性矛盾、传统主导产业链不够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质效较低、科技创新引领力和重大项目支撑力不足、发展后劲仍需加强等深层次问题仍亟需我们尽快破局、认真解决。我们要按照市两会的要求,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全力以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奋力开创吕梁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
要继续巩固拓展支柱产业优势,“煤、焦、钢、铝、酒”五大行业是我市多年来打造的支柱产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等方面表现卓越。我们必须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加快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老树发新芽”。要继续一体推进煤炭产能释放和稳产保供,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做优钢铁产业,推动铝镁产业锯链成群,促进白酒产业扩量提质,不断提升产业韧性和核心竞争力,让我们的支柱产业发展得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效益更好。
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破解‘两个过多依赖’的结构性矛盾,根本出路在于……放眼全局、借势发力,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我们既要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战略机遇,又要立足吕梁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加快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做大数字经济产业,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生物基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大力培育吕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市产业发展的现实“短板”,必须持续培育、丰富业态。要做活文化旅游产业,做优生活性服务业,做强现代物流业,促进文旅产业与农业、康养、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满足更多优质消费需求;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着力引进一批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机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构建具有吕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时代命题。我们要按照市两会擘画的蓝图,既树只争朝夕之志,又承久久为功之心,下更大力气,花更多精力,奋力跑出向“新”而行、提“质”奋进的加速度,让吕梁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 本报评论员)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