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吕梁频道>>吕梁文化

宏大主题下的微观叙事和诗意呈现

——白占全长篇小说《牺牲带》解析

时间: 2025年03月25日16:47 来源:山西新闻网吕梁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白占全长篇小说《牺牲带》书写的一段历史,甚至早于他的另一部曾经获得赵树理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下柳林》。小说里书写的那些历史传说,不能说是鲜为人知,但也是零零星星耳闻过。今天重温这段英雄史诗,不由得被白占全的感性笔触所牵引,宛若打开一卷栩栩如生的画轴,让你一下子被一种难得的民间气息和吕梁风韵所倾倒。

  

  一 、 宏大叙述与细小描画的有机统一

  

  《牺牲带》里一开始书写的队伍很弱小,也是因为有了组织,有了联合,越来越壮大。就是如此。白占全在小说文本中强化某个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尤其通过整个时代主轴上的各个具体的人物,从山野里的一盘散沙,到汇入钢铁洪流,来勾画这种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历史演化过程。宏观空间里,形而下的一盘散沙,具体到微观空间中的某个身份,某个角色,某个偶然的过场,以及一次次时间线轴和各种事件的联结,构成了一幅幅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所谓形而上,也可以说是人物无为的自然状态,发展到有为的,甚或充满信仰的,拥有了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的人。形而下,为生活;然后是,形而上,为了一个理想目标,一步步有了由量到质变的飞升。

 

  

  这个主题是红色的,宏大的,也是革命的,却又是有了一种历史传奇的色彩。白占全在这一点上,一以贯之,无论是《下柳林》里的民间特色和地域性书写,还是《肥田粉》里的乡土概念与人物生长,以及《水磨坊》里的叙述文本,都是有着他自己的坚守,有着他自己的丰富演绎。昆廷.斯金纳强调一种“语境主义”。对于《牺牲带》的文本解读,你如果设身处地去勘探白占全所处于的角色定位和创作意图,甚或小说文本背后的真实目的,聚焦其作者所处时代对这一切的框定,不一定是先入为主的,却是让你发现在人物身后有了一个明确执拗的恒定走向。你去辨识作家为何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或许是一种局限,但却又是特定的小说语境里,民间话语里,所赋予的人本主义特色。

  

  小说开头这一章,就是“辛庄”,剑拔弩张,书写陆野、白钟林营救高豹子的土客队伍,颇有影视的画面感。《牺牲带》的语言和氛围都是一以贯之的。这类章节的小标题,却是紧扣了书名,一个接一个,把读者代入到那个历史年代里。一开头的那种紧张诡异的氛围,不由得想起巴别尔《骑兵军》里呈现的那种冲击力。渲染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小说文本里运用好加减法。

  

  诗意化的书写,有了某种积极向上的格调,耐人寻味。尤其,结尾这一段,暗含深意,也富有某种象征色彩。

  

  小说的人物故事设定,虽然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但更重要的还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作品的成色和总体质量。“只谈论(作品)内容本身,并非谈论艺术,而是谈论经验,只有当我们论及完成的内容,也就是形式,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我们才可以称得上批评家。”(马克.肖勒语)也就是说,小说不仅仅在于写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写。这种文本意识决定了小说的艺术走向。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去写,所呈现的面貌,也会完全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作家,早期和中晚期的作品比较,也会有一个落差,甚或高下。就拿《牺牲带》与《下柳林》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异同。一个作家能否走得更远,还得看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整体把握。

  

  白占全的《牺牲带》,在书写过程中,试图更接近小说发展中自然生成的时间线和人物的心理线,并且在二者之间达成一个物理平衡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个更加自然,甚或更加自由的开放——由此,使得小说文本,更加显得生活化,有了霈霖涌动的流畅感,也就是有了更加浓郁的在场感和扑面而来的年代气息。《下柳林》也有这种特点,但白占全那时可能还是完全依循传统章回小说的某种路径来把握的,而且由此强化了故事情节。《牺牲带》则不然,更加贴近了那个年代,也在人物的还原度上,生活日常的呈现上,较《下柳林》更近了一步。作家即便书写自己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个他者的视角,力求以一种更为清醒的、更为流畅的,富有宏观意义上的理性把握,却又有微观的人物主观意识——大量的对话,透射出人物心理和年代及事件的细微信息。任何一个事件,哪怕是历史还原,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内容取舍。

  

  小说写到高豹子,在打野猪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狼狈。表面看,这一情节,与后来高豹子的性格变化没有任何关联,但深层次看,能够发现他性格的另一面。“高豹子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似乎已经对他后来投敌叛变被处决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如果读者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高豹子性格中的弱点。

  

  白占全在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人物时,没有标签化,却力求贴近其真实的人性。比如陆野、白钟林是要到土客部做土客转化工作的,在半路上救了被巡缉队围困的土客。让土客头领高豹子深受感动。这个时候的高豹子,身上还是有一些江湖义气的。即便他后来叛变,但小说并未简单化地处理这一人物形象——而是展现了他更多人性化的一面。微观的描画,使得人物有了更多的真实性、矛盾性、复杂性的立体感。

  

  二、 客观视角和人物主观视角的自然切换

  

  白占全在《牺牲带》里的书写,以人物视角为主,而作家本人则是引而不发——通过人物来陈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陈述,肯定是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一种强行的插入,抑或电视剧里的广告硬性插播。小说虽然不是完全开放的自然呈现,但作者一定是尽可能地让人物和事件做到极致——也就是说,一切总是在偶然和必然的轨道中进行。

 

  

  比如陆野、白钟林带着省委派来的秘密党员,在做高豹子部训练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小说展现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民间话语和地域性特色,使得小说文本具有了更多乡土气息。策动永安牟排兵变,又是一个主要人物性格生成的关键节点。后来,史老大在石口吃大户被水口巡缉队包围时,又是陆野带队赴石口打残巡缉队,救出史老大,与小说开头的救场高豹子如出一辙,但却又有着新的变化。史老大、老猫的转换工作就更具有了说服力。

  

  这个时候,参加了游击队的高豹子,也是有些纵容自己的下属。这一点,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某种局限性。他的心腹贺兆林霸占候则老婆,暗地还和村民索要钱财,影响极坏。陆野、白钟林与野鸽子商量除掉贺兆林,征求了高豹子意见。高豹子表面没说什么,但心里不一定痛快。这也为他后来叛变埋下了伏笔。公开枪毙贺兆林,宣布晋西游击队正式成立。不仅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也让游击队的发展壮大,让大家有了更多的盼头。作家所叙述的一切,都是对历史、时代、现实和人物及事件的还原,但也是有了某种需要的组合和剪辑。这主要取决于作家试图构建的宏大主题和话语体系。“故事是叙事表达之内容,而话语是该表达之形式。”(查特曼语)《牺牲带》正是作家对自己过往作品的一种超越。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所具有的叙述的空间,需要写作者不断开掘和发现。

  

  三、 民俗画的浓墨重彩和叙述的节制留白

  

  白占全《牺牲带》的书写,力求体现某种柳青《创业史》里的史诗气质。在争取高豹子和史老大的两支队伍,以及处决贺兆林,促使牟排哗变,应对清剿,逐渐壮大了队伍。在一种宏大的主题色调中,又有了杂色的喧哗,从而增加了小说结构性的张力。这种张力,体现了一些细微的情境描写之中。

 

  

 

  比如这一段:

  

  站在灶火圪廊的李翠翠顺手从炭窗窗里拉出两根枣木硬柴,填在火口里,拉了几下风箱,风箱里的风呼呼一吹,硬柴喷喷着火,片刻,铁锅里水开,下了一簸箕扁食,扁食翻身出锅,捞了两大磁盘……

  

  这类描写,还有很多,说明白占全有着厚实的生活底子,一些信手拈来的日常词语,也一下子让读者浸润其中,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小说的节奏。从现有呈现的内容看,具有诗意感,地域色彩强烈的书写中,又有着作家自己对历史的猜度。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书写,对话背后的人物档案的开挖,或许是一个空白。

  

  孝义营救野鸽子这一节,也是平朴的叙述语调,不事渲染,却在简约的文风中展现了真切的生活质感,比如“火悻悻”、“扑时气”、“老监”等,恰到好处,使得人物形象更具有了地域特征。在一系列感觉化的人物体验之中,具有了民间叙述和现实主义叙述特征的主色调。这种贴着人物主体感官知觉和审美经验而展开的小说内容,其艺术效果正体现了一种“双向性”的表达。

  

  叙述的节制,体现在整体的结构之中。突出日常生活的琐碎,却又关注游击队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铺展起来更加显得平易、流畅、凝重和锐利——相关的战斗场面,多半是遭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主人公人设,比如陆野的形象,属于游击队里的领头人,不说是中规中矩,但却写他在政策尺度的把握上,群众纪律的恪守上,都有着某种表率作用。

  

  《牺牲带》的艺术定位。一是民间性,二是传奇色彩,三是人性化。比如白占全写到游击队与财主之间的关系,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突破”。打土豪分田地,这句口号背后的故事,触目惊心,却在作家笔下处理的游刃有余,近乎在人物的对话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小说的谋篇布局。

  

  从总体看,对已经获得赵树理文学奖的白占全而言,这是继他《下柳林》《肥田粉》等之后,又一部具有超越自身的长篇小说,尤其,在某些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方面,民俗画的浓墨重彩,叙述语言的节制留白,以及镜头感的拉近和切换,应该是比同类题材又有了新的突破。

  

  李迎兵简历

  

  李迎兵,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鲁迅文学院辅导教师、文联作家。曾入选山西省委三晋英才奖励计划,获得首届张爱玲文学奖、中国作协萧军研究会鲁迅-萧军杯奖等。北京作协曾召开作品研讨会。出版上市有长篇小说《沐月记》《狼狐郡》《狼密码》《雨中的奔跑》《校园情报快递》及中短篇小说集《美人归》《温柔地带》等六百多万字,《文艺报》和央视读书频道作过介绍。北大、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作过百场文学演讲。《温柔地带》入选《小说月报》和《滇池》举办的“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沐月记》入选推出多位茅奖作家新作的“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新书分享会在晋京津渝等全国各地举办三十多场,获得诗经文学奖,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前门大街书店之夜”《沐月记》专场。新著《霈霖花》即将出版。( 李迎兵)

  

  李迎兵手机13671302566 新浪微博@李迎兵

  

  邮箱13671302566@qq.com

(责编:邸燕琼、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