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吕梁频道>>今日中阳>>社会传真

为特殊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记第七届吕梁市道德模范、中阳县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艳忠

时间: 2023年07月24日12:47 来源:吕梁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办好特殊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从‘支持’到‘办好’再到‘强化’,反映了特殊教育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保障残障孩子在接受教育时‘一个也不能少’,为每一个残障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人生。”中阳县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艳忠说道。

  

  在别人眼中,王艳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心眼”,做起事来完全是个“拼命三郎”。而于他自己,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学生,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特殊教育这件事做好。

  

  王艳忠从小便酷爱医学,对医学事业有一股执着的热爱。所以在学校毕业从医之初,王艳忠便为自己确立了一条从医准则:妙手两肩担道义,良医一心为病人。

  

  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从医的二十余年里,王艳忠的足迹踏遍中阳县的大街小巷、穷乡僻壤,他研究的烧伤科特色疗法和其熬制的中敷药不仅在中阳当地享有盛名,更有周边县市患者慕名求医。提及王艳忠大夫,患者们总是不吝溢美之词,这些年来收获的锦旗更是数以百计。

  

  2016年,王艳忠为一名残障儿童诊治后彻夜难眠。“由于这个孩子家里家庭经济负担重,而且父母治疗意识淡薄,错失最佳诊疗期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这深深触动了王艳忠的心。

  

  回到家,王艳忠思来想去,决定要为残障孩子做点什么!“只要有康复、有培训、有教育,残障孩子不比正常人差。”怀抱着这样的初衷,王艳忠查阅了大量资料,花时间走访了许多残疾儿童家庭,调研残疾人现状。

  

  在王艳忠的几番奔走下,2016年,中阳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从16年至今,康复中心免费为0-8岁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救助约160人次,为重残人士开设“阳光家园”上门康复195次;此外,将残疾人康复与脱贫攻坚相契合,帮扶特困家庭送衣送物,扶智更扶志,累计解决了7名残疾人就业问题。

  

  随着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运行逐渐步入正轨,王艳忠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残障孩子的教育问题。

  

  于是,2019年王艳忠创办了中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都说特殊教育是“择差”守护,个中艰辛只有经历了才能明白。

  

  回望学校创办之初的那几年,是王艳忠最艰难的日子。“当时学校场地有限,地方不够用,只能把所有的房间都利用起来当教室。慢慢地学生多了住不下,又在正房外盖起偏房。”王艳忠回忆道。后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多方资助下,学校搬到了山脚下的一片空地上,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也渐渐好了起来。

  

  “现在学校有多少在校生?多少名老师?”

  

  “截至目前,注册残疾儿童学籍31个,其中在校生27个,送教上门7个。”王艳忠对学校的情况稔熟于心。

  

  “在他眼里,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学生的作息规律甚至喜好他都一清二楚。”学校办公室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特殊教育需要特殊的爱。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来说,一个简单的拼音字母、一个简单的词汇都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训练,需要用上所有的肢体语言。从一个发音到一个字,再到一个词,词再组成句,句连成文……孩子们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会让王艳忠欣喜和自豪。

  

  在王艳忠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渐渐地,学校的师生队伍庞大起来。来到中阳县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逐渐从需要专人护理、照看,到能够入校读书、独立生活,慢慢适应社会、回归社会,王艳忠为许许多多个困难家庭托起了一份久违的希望。

  

  “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这是我最幸福的事。”王艳忠说。

  

  把心都给了学生,王艳忠很少顾得上家。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王艳忠的父亲因脑梗进了医院,可他却未能在父亲床前尽孝。面对家人的指责,王艳忠总是埋头不说话,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家人,可学校的孩子们更离不开他。

  

  从成立康复中心,到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王艳忠已在特殊教育这条冷僻的道路上走过7个年头。从乡村医生到残疾人学校校长,从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到校本课程建设,王艳忠参与、见证着中阳县特殊教育的发展蝶变,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近年来,他先后收获了“第七届吕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中阳县第五届诚实守信模范”等荣誉。

  

  殊荣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特殊孩子们是折翼的天使,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插上逐梦的翅膀。我热爱这个事业、爱这些孩子,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王艳忠动情地说。 □ 本报记者 韩笑

(责编:邸燕琼、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