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吕梁频道>>今日中阳>>社会传真

从“脚板巡山”迈向“云端守望”

——中阳县创新构建“天空地一体”森林防火新格局

时间: 2025年04月14日08:17 来源:吕梁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嗡!嗡!嗡!”一大清早,在中阳县柏洼山山脚下,传来一阵阵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声,瞬间打破了山间的静逸。两架无人机如同接到紧急任务的精锐战士,在专业操作人员的指令下,精准地启动并迅速升空,以稳健的姿态径直朝着山林风景区的方向飞去。

  

  同一时间,操作人员手中的遥控显示屏上瞬间出现了林区的实时画面,画面清晰得连树叶的纹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值班的护林员高天红目不转睛地盯着无人机起飞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新奇与惊叹,“活了大半辈子,我还是头一回见无人机有这么厉害,它到底咋在天上巡逻的呀?”

  

  这是中阳县首次在清明期间启用无人机巡防系统,这些搭载着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宛如山林上空的“天眼”,其巡查范围精准覆盖核心林区。技术员周凯凯说:“无人机机身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能快速发现烟点、热源,弥补人力巡查盲区。这套新型装备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飞行战队’,各机型分工协作,大大提升了火灾应对能力。”

  

  空中,两架无人机仿若雄鹰,在层峦叠翠的山林上空轻盈盘旋。它们时而上扬高飞,俯瞰群山全貌;时而低空俯冲,聚焦局部细节;时而灵活转向,不错过任何一处角落,有条不紊地执行着林区巡查任务。短短不到两小时,本次巡逻圆满结束。望着平稳降落的无人机,高天红不禁竖起大拇指,感慨道:“以前一到春季,防火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咱们巡山,全靠两条腿在山里走,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总有疏忽遗漏的地方。现在有了这无人机,又快又方便,真是太好了!”

  

  中阳县作为全省首个实现生态林与经济林“双覆盖”县,森林覆盖率高达56.6%,在全省排名第二。这些广袤的森林不仅是当地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每年春季,由于气候干燥、风力较大,加之野外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形势极为严峻,这给中阳县林业局以及基层的护林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切实守护好这片宝贵的森林资源,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应急救援迅速崛起,为森林防护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洽谈,今年,中阳县林业局携手极速通运航公司,深度融合5G传输、AI识别、三维建模等前沿科技,打造出一张全域覆盖的智能监测网络。该网络依托“卫星遥感预警+无人机巡航+地面感应终端”的多维感知架构,成功实现了火情“监测—识别—处置—评估”全流程闭环管理,彻底扭转了过去被动应对的局面,主动出击防控森林火灾。

  

  在这套创新体系中,无人机成为当之无愧的“先锋卫士”。极速通用航空公司充分发挥无人机机动性强、监测范围广、图像实时传输的优势,对全县林区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通过“无人机+地面巡护”的立体模式,传统巡查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据了解,此次投入使用的新型消防作战单元功能强大,集火情侦查、单双筒灭火无人机于一体。多机协同作业时,能够迅速侦查火情,并及时实施扑救,充分彰显了科技在森林防火领域的强大赋能。

  

  智能化无人机巡护系统的应用,让中阳县在森林防火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中阳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人感慨地说:“以往,护林员徒步巡山时间长跨度大,而且还容易出现巡查盲区。如今,无人机仅需2小时就能完成全域扫描,效率提升了数十倍。一旦发生火情,无人机不仅能快速投送灭火弹,还能绘制三维火场地图,为救援决策提供精准、翔实的数据支持。”

  

  的确如此。在过去,传统的护林防火工作高度依赖人力巡查,弊端明显,不仅存在诸多巡查盲区,而且响应速度迟缓。如今,中阳县借助科技力量,彻底告别了“靠腿巡查、凭经验判断”的旧模式。无人机凭借实时图像回传、空中投送灭火弹、喊话警示等功能,不仅能够覆盖人力难以抵达的区域,还大幅提高了违规用火的发现率和处置效率,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重大转变,重新定义了森林防火的工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技术在森林防火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还为中阳县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极速通用航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其业务范围覆盖低空装备、应急保障、消防救援等多个方面,成功打造出“空中哨兵+地面网格”的智慧防火格局,为中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随着智能化无人机巡护系统全面投入使用,一场以“空中鹰眼精准锁定、地面网格高效联动、数据智能科学决策”的森林防火革命正在中阳县打响。从过去“靠脚板巡山”,到现在“用云端守望”,科技让绿水青山的守护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中阳县突破传统防火模式桎梏,以科技创新重塑森林防护体系,正式踏入森林防护“天空地一体”的智能化新时代。(□ 本报记者 康桂芳 通 讯 员 马 林)

(责编:邸燕琼、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