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阳县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使全县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群众的新追求。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文明新风润乡土 文化赋能启新程
——中阳县2025年移风易俗主题文化展演活动全域推进
金秋沃野,三晋气象峥嵘;文明新韵,中阳激荡澎湃。伴随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嘹亮号角,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领的移风易俗主题文化盛事于8月1日在金罗镇金张苑广场盛大启幕,乘星火燎原之势,宁乡镇庞家会、下枣林岔沟村等专场活动迅速接力,掀起热潮。这场贯穿八、九月的文明洗礼,正以“首站引领、全域覆盖”之势在全县纵深推进,以文化之魂浸润民心,以艺术之光凝聚共识,为谱写城乡文明交融、精神共富的时代华章注入强劲动能。
文艺搭台展风采 演绎时代最强音
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本土原创文艺精品为载体,将时代强音与政策精髓熔铸于鲜活艺术,引发强烈共鸣。金罗镇首演的舞台上,音乐快板《乡村振兴结硕果》鼓点激昂,唱响奋进凯歌;小品《人间大爱》温情演绎凡人微光,传递人间至善,凝聚人心。宁乡镇庞家会专场上,大型歌舞史诗《军民大生产》气势磅礴,再现军民鱼水情深;三句半《旅游就到中阳来》妙语连珠,尽展乡土魅力;小品《乡村振兴协奏曲》生动鲜活,描绘振兴图景。“快板声声入心坎!”金罗镇种粮大户老张由衷赞叹,“乡村振兴路,越走心越亮!”十余台原创精品精准捕捉时代脉搏,以艺术感染力引发深度共鸣。
理论宣讲润心田
惠民服务暖万家
活动紧贴民生关切,创新“台上演+台下讲”模式,让理论宣讲如春风化雨,并同步提供暖心惠民服务。精准滴灌讲政策,节目间隙穿插“政策解读+故事分享”,并发放折页宣传册,让理论政策一目了然;聚焦医疗养老、移风易俗等热点开展知识竞答,互动热烈,有效推动政策入脑入心。“文明殡葬省心省力更省钱!”金罗镇刘婶在竞答后豁然开朗。下枣林岔沟村宣讲员深挖本地鲜活事例,深入浅出解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务实举措,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引发村民深度思考与认同。
同时,在各活动现场,卫健义诊、爱心义剪、摄影义拍等活动构成家门口的“幸福套餐”,将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至群众身边。“看戏、问诊、理发、学政策、领实惠,这服务暖到心窝里!”庞家会李大爷体验后赞不绝口。
青春赋能汇潮流
文化传承绽新彩
根植中阳文化厚土,精准对接青年兴趣,活动以时尚方式激活乡土基因,展现中阳的蓬勃朝气。活动中,无论是《红梅赞 绣红旗》对红色基因的弘扬,还是庞家会专场对非遗剪纸、地方秧歌元素的巧妙融入与创新演绎,都让中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增强了文化自信。下枣林岔沟村返乡青年小陈全程记录,激动表示:“乡音乡情演绎家乡故事,这样的正能量直抵人心!”下枣林岔沟村活动更成为吸引、凝聚青年的有效平台。据悉,该县融媒体中心进行全媒直播,线上观演人次突破数万,极大拓展了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新风尚、好政策传得更远。
这场深植时代土壤、饱含乡土情怀的文化实践,是播撒文明种子的春风化雨,更是赋能振兴伟业的澎湃引擎。从金罗镇首演的华彩绽放,到宁乡镇庞家会、下枣林岔沟村的接力升温,未来两个月,这场移风易俗文化热潮,将继续在中阳县其他乡镇接续展开。让理论清泉浇灌希望田野,以文化自信照亮振兴征途,这场活动为奋力擘画中国式现代化中阳新图景,汇聚起历久弥新、磅礴不息的精神伟力! (马林)
十五分钟微服务 农村老人暖心窝
——中阳县“餐前一刻钟”助老服务项目托起乡村幸福晚年
在中阳县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小院,每天开饭前15分钟总少不了一份特殊的“精神食粮”——老人们或围坐学习反诈知识,或跟着志愿者练习手语操,或随着红歌声开怀大笑。
2023年12月以来,中阳县启动“餐前一刻钟”助老服务项目,以碎片化服务模式,将政策宣讲、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情感关怀浓缩成四项温情服务,覆盖全县12个行政村(社区),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惠及600余名农村老人。
15分钟构建 三位一体服务链
据介绍,中阳县农村老龄化率较高、空巢老人较多。为了利用有限资源提升养老服务质效,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提出“餐前一刻钟+5+N”概念,抓住老年人每日就餐前的15分钟,将党务村务公布、理论政策宣讲、先进典型选树、文化文艺演出、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作为固定动作,将义诊、义剪、普法、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作为自选动作,在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小院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健康守护—情感联结—价值重塑”三位一体的服务链。
中阳县开展方言宣讲、反诈短视频、智能手机教学等活动,为老年人打破信息壁垒;用“政策解忧本”记录他们关心的医保报销、高龄补贴等问题;让八段锦、健脑操成为老年人的每日必修课;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生日会;组建“流动健康哨所”定期监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此外,还开设二十四节气等中医养生专题课堂,让健康知识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银发志愿+积分”
激活内生动力
为了在服务实践中实现优势互补、薪火相传,中阳县构建起“专业团队+银发力量”的双轮驱动模式,组建213人的服务队伍,创新吸纳退休教师、老党员、乡贤等50余名银发志愿者,营造以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面向志愿者,中阳县建立起“建档赋码—分类培训—动态评估—积分激励”的管理体系。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每月制定活动计划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民生政策、慢性病管理、应急救护等专业技能的精准培训。同时,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组织召开交流座谈会,切实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水平质效,并推行“文明超市”机制,依据志愿服务积分考核和兑换办法,对志愿者进行长效激励,积分可在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物品。
小服务开启
基层治理新篇章
政策入心、健康干预、关怀贴身……目前,“餐前一刻钟”这项低投入、可持续、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初见成果,已有1.2万余人次血压血糖监测数据录入健康档案,进一步筑牢老年人健康防线。
中阳县村民李大爷说,通过参与“餐前一刻钟”活动,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孤独感减弱,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新增服务点,推动实现县域全覆盖,鼓励低龄老人照料高龄老人,服务时长可以兑换未来养老服务,开发运行银发服务云平台,实现健康数据实时监测、活动预约“一键通”,全力打造具有中阳特色的为老志愿服务新格局。
(马林)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