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车鸣峪兵工厂遗址
在距离吕梁市中阳县城郊15公里处,有一个深藏于沟谷间的车鸣峪兵工厂,这里沟深、谷幽、林密、壁绝,形成了自然封闭的态势。山西新建机器厂曾在这里建厂,代号9141,1965年经国务院周总理批示由沈阳53厂分迁来支援三线建设,主要生产7.62毫米步枪子弹,是当时重要的枪弹供给基地之一,1991年6月,车鸣峪兵工厂搬迁至晋中市榆次区,并实现了“军转民”。
车鸣峪兵工厂,就地而建,依山傍势,规划科学,设计精巧,整座工厂布局于车鸣峪水峪沟内3公里有余,三面依山为屏障,构成自然封闭之守势,厂房巧妙地利用木弧沟、长岭沟及水沟子等3条支沟,茂密的灌木丛林覆盖及三围封闭的自然条件做隐蔽。厂房建筑面积49853.8㎡,由生产区和生活区组成,其中,生产区建筑面积28312.3㎡,生活区建筑面积21541㎡,总投资达1344万元。厂区设有三道大门:第一、二道大门之间为生活区,分布有学校、食堂、澡堂和医院,道路北侧为工人宿舍及粮站和银行办事处。当时职工总数1884人,最高峰时达5000余人;第二道大门后为办公区,建有三层砖砌办公楼,正面墙体上写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背面墙体标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隐约可见的标语;第三道大门为生产区,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建筑,主要生产厂房在地下。地面建有锅炉房和靶场,地下建有1、2、3号车间,共有3组8个石洞隐蔽于山体内及200米长的4条隧道组成的试弹靶场。兵工洞是兵工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核心的枪弹生产车间,主要生产7.62毫米机枪、步枪子弹,据说当时每年这里生产的子弹有1亿发。兵工洞大小不一,长约75-90米,宽约4-6米,共由8个洞构成了洞体相连的3个车间,1号车间生产枪弹弹壳,2号车间生产枪弹弹头,3号车间负责枪弹装配,经过这3个车间全部流程后,由专人护送到距200米的地下靶场进行实测,经检验合格,一颗子弹最后才算合格。每个车间洞口处都建有一排二层楼房,一是为车间办公和工人休息使用,更主要是为了隐蔽兵工洞。这些房子正面墙体上写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标语,记载了那段非常历史时期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走进兵工洞口内,洞内阴冷潮湿,进洞3~4米便觉寒气逼人,与洞外两重天,可见当时生产条件的艰苦,“三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居大山,艰苦奋斗,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军工事业,“三线”人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人民所铭记。洞内两边墙上赫然写着激励老一辈们为祖国兵工建设兢兢业业的标语,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前辈们正在制造军需物资的场景。在那个年代,车鸣峪是一个热闹繁华、很有名气的重镇。数千兵工人在车鸣峪前后生产生活了26年,车鸣峪兵工厂记载了那段非常历史时期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也是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少有的以山为掩体、以山洞作厂房的兵工厂遗址。顺着大路一路行来,可以看到崖壁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等标语犹存,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此外,还不时能看到遗存的宿舍、办公楼遗址,当时的繁华情况可见一斑。
如今,这兵工洞已与山水林草融为一体,兵工遗址寄托着数千兵工人难以割舍的乡愁,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奋进。由是,我在想:在老兵工人眼中,兵工厂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青年人眼中,兵工厂是一座陶冶情操的熔炉;在投资者眼中,兵工厂是一座极具发展价值的宝库。
兵工厂周边山清水秀、森林茂密,山谷间百鸟争鸣、群芳吐艳,夏时气候尤为凉爽。暖泉镇相关领导表示,他们正在逐步对兵工厂进行修复,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打造成一个红色旅游基地,踏着岁月的足迹,再一次回顾革命传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成为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高地。(□ 刘彩琴)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