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梁山西麓腹地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小县域大生态,人口少好人多。这就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名山西省文明城市、被誉为“吕梁后花园”的方山县。
近年来,方山县把争当文明先锋当成一项永不落幕的道德工程,持续发掘、宣传、学习先进典型,一批又一批充满时代感、饱含正能量的道德标杆涌现出来,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山西有18人上榜“中国好人”,方山就有2人。“方山好人”已成吕梁山上叫得响的城市文明品牌,越来越多的方山人将“德善”两字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繁 星
4月18日,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上,李来平以“花甲老人志愿收迁烈士遗骸 传承红色文化”的事迹光荣上榜,成为方山涌现出来的第2位中国好人。
李来平,积翠镇韩家沟村人,晋绥边区八路军烈士遗骸收迁志愿者吕梁工作队队长。为寻找烈士遗骸,6年多来,李来平和他的志愿者队友们足迹遍及方山、交城、文水等10多个县50多个乡镇近200个村庄,行程约11万公里,步行约5000公里,串联起散落的英雄事迹。至今已发现并确认63具烈士遗骸,全部归葬陵园。同时,为传承红色基因,他自筹资金10万余元,搜集红色物件3000余件,打造开放式的红色文化庭院,开馆以来接待参观者2万余人次,现已成为方山及周边地区各级党组织主题教育及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方山好人”真不少!
“当代吕梁英雄”李月生,23岁起先后义务赡养孤寡老人25位,这些老人都与他非亲非故,但他对待他们就像对待父母一样,老人去世后,他都要亲自料理后事,直到入土为安。李月生先后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山西省十大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被群众誉为“庄户人的贴心人”的任瑞,中医学校毕业后,她毅然卖掉嫁妆,自筹资金在村里办起全乡第一个医疗所,研制成上百个小偏方,为本地缺医少药的群众治疗地方病和常见病,服务热情,不计报酬,30年中,她亲手接生婴儿2000多名。任瑞生前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后被吕梁地委、行署授予“当代吕梁英雄”称号。
“中国好人”、“方山榜样”刘泽军,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消防救援站政府专职消防员,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余次,营救人民群众30余人。2022年6月9日,搜救现场突发意外,受伤送医后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用生命书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之歌。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其个人一等功。
……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好人,成就一个经典。
截至目前,方山县已涌现出“中国好人”2人、“山西好人”3个,全国“五好家庭”3个、“最美家庭”2个,山西“五好家庭”2个、山西“绿色家庭”3个,吕梁市“道德模范”17个、“最美家庭”17个;市级十星级文明户标兵16户、十星级文明户996户、一到九星45517户。而且这份“好人”名单每年仍在不断拉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好人文化在方山大地上日益深入人心、激励人心、温暖人心。
“方山各个类型的‘好人’代表,都在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在‘好人精神’感召下,‘讲道德、学楷模,讲奉献、做好人’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追求。‘好人之城’建设成为方山加快建设经济强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山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载体。”方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薛利民说。
沃 土
许多人不禁要问,方山这方沃土又缘何能成为“好人之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文化造就一地人。方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朴厚重的民风民俗,造就了方山人善良、真诚、敦厚、侠义的特有品质。
在历史上,方山先贤辈出,名贤英达济济。有誓死不降的宋代义士王忠植,有秉持天理良心、一生赤诚爱民的清初廉吏能臣于成龙,有慷慨就义的无产阶级早期革命家张叔平,有壮烈牺牲的抗日英雄温元清、巴尚珍;有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原圪叉咀村党支部书记陈有良;有全国教育世家、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李健;还有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的刘玉玺以及许许多多方山杰出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人民福祉奉献了热血、青春与智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薛利民介绍,方山县立足“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视百姓为亲人、百姓称他“衣食父母”的人生大义,民国时期肖泽长集资捐款、兴办新学的人文基础,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太原支部第一任书记张叔平的红色基因,李月生、任瑞等方山优秀儿女所体现的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刘泽军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孕育形成“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方山品格等优势,在制度层面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方山人民,使崇德向善、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等朴素民风日益浓郁。
“培育好人文化,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群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从生活点滴、工作细节入手,搭建群众乐于参与、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效平台,在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中,淬炼提升好人文化的价值内涵。”薛利民介绍说,近年来,方山县先后搭建“‘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弘扬雷锋精神 汇聚青春力量”“开学第一课”“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使公民道德建设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让学好人、做好人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
厚 植
好人成长离不开一方沃土,方山好人涌现,与全县上下积极营造选树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的浓厚氛围密不可分。
近年来,方山县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持之以恒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深化“好人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实施文明市民培育工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持续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学习宣传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2021年起,先后启动“方山榜样”评选和“好人之城”建设,常态化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活动,以发动全民参与为目标,进一步拓宽“好人之城”建设活动的覆盖面。
4年来,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百姓雷锋和身边好人被发现、选树和宣传,成为方山儿女的精神追求和这座城市的亮丽风景。“我是方山好人,要为方山添彩”的氛围在方山愈加浓厚,众多好人为方山代言,共同凝聚并传递正能量,“好人之城”“好人之乡”成为方山的精神财富和亮丽名片。
截至目前,经过申报、推选、正式确定候选人及评委会评选多个环节后,“方山榜样”选出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血脉军魂、孝老爱亲、赤子初心、家国情怀、情系家乡、胸怀宏志、创业致富、赤诚为民、心系百姓、扎根乡村等16个榜样人物和特别致敬、情系家乡、移风易俗等4个榜样团队。让榜样力量激励全县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这些“方山榜样”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更是群众身边的普通人,但他们都是社会正能量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伴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方山“好人之城”“好人之乡”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类群体都实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文明之风充盈每个角落,道德底蕴更加深厚。
一个感人故事就是一颗火种,在社会文明建设中播撒着光和热。这是方山“道德之城”“好人之城”“道德之乡”“好人之乡”的又一缩影。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由百而至千、至万,由个体的自觉到群体的自发再到整个社会的共同行动,方山全社会形成了践行社会道德、弘扬文明风尚的浓厚氛围。
燎 原
对于身边好人,方山视若珍宝,把他们当做明星一样宣传褒扬,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五月的北川大地,树绿花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在方山县国旗广场的周围,介绍“中国好人”“吕梁英雄”“方山榜样”事迹的图板,宣传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的标语,传递着暖心的人文氛围和别样的城市气息。方山天龙救援队队长李永明,在从事公益事业和抢险救援的10年间,先后参与各类公益爱心活动110余次,参与险情排除和实地救援20余次;方山农村商业银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仅2022年就开展“敬老爱老”“关爱儿童”等活动80余次,参与人数900余人次,受益人群约2万人,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近28万元……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爱心凝聚人间大爱,“方山好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个社区,一个个社区悄然塑造着一个城市。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北川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高鹏表示,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好人激励着更多方山人民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在方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好人现象”“好人精神”和“好人文化”。
目前,方山全县六镇和九大口组建了15支志愿服务大队,15个职能部门根据工作职责成立了1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中队。全县已累计成立196支注册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超5378人,农村(社区)、场馆、服务窗口的志愿服务站实现了全覆盖。2022年,方山农村商业银行被命名为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礼 遇
善待好人、礼遇好人,这不仅是方山县好人选树活动的重要内容,也与人民群众“好人有好报”的美好心愿不谋而合。在方山,做好人很光荣、做好事不吃亏,“让好人有好报”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礼遇好人,离不开看得见又管用的各项保障举措。近年来,方山县不断培育壮大好人群体,坚持发挥鲜明导向、广泛宣传、便捷推荐、有效帮扶、定期回访、严格动态管理等六大机制作用,深入推进“方山好人”文化建设,持续打造“方山好人”道德品牌,引导全社会尊重关爱先进典型,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让“方山好人”感受到做好人不吃亏、做好人有好报、时时被关爱、处处有温暖。
王凤情,积翠镇南虎滩村人,省人大代表,多年来,她始终践行“当好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的坚定信念。2017年8月至今,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起,实现了南虎滩村零上访的目标。王凤情说,“作为调解员、网格员、文化宣传员,与当事人促膝谈心,化解矛盾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我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但群众给了我信任,领导给了我鼓励,组织给了我荣誉,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最佳褒奖。”
目前,“方山榜样”可以免费参观游览全县境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对生活困难的“方山榜样”,将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帮扶,符合城乡低保或特困人员条件的,按规定程序优先进行帮扶,助力他们实现个人成长。与此同时还定期在方山融媒矩阵播发“方山好人”事迹;每逢全县重大活动,均邀请好人代表作为嘉宾出席,让好人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尊重。
赓 续
方山,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是一方孕育好人的热土。
方山县马坊镇吴家沟村小学现有14名学生,一对80后教师夫妻已经在这里坚守了21年。
2003年,在乡镇教育界小有名气的郝春平受邀和妻子一起来到吴家沟小学任教,这一教便是21年。
21年何其漫长。郝春平夫妇以校为家,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他俩相濡以沫、并肩作战,托举起农村孩子的希望未来。200多名农村孩子接受小学义务教育,21名学生进入大学校门。2019年郝春平荣获全国TCL希望工程烛光教师奖,2024年郝春平夫妇被授予“方山榜样”。“只要有学生教,我们就会坚守到底。”他俩的语言里饱含着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和信心。
“好人文化,促使市民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提高,这是城市走向更高层次文明最深厚的土壤。”方山县委书记周小云表示,方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愈加浓厚。
如今,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风,吹拂着方山大地。“方山好人”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风尚、由品牌到文化,已成为方山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他们如一颗颗闪耀的星星,汇聚成方山“好人之城”“好人之乡”的璀璨星空。他们不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也为方山文明创建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方山,不仅是伟大的“英雄之城”“英雄之乡”,也是甜蜜的“幸福之城”“幸福之乡”,更是温暖的“好人之城”“好人之乡”。在这里,好人如满天繁星,在方山“文明星空”中装点出璀璨的“星图”。(□ 肖继旺)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