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吕梁频道>>时评

深刻理解吕梁精神内涵 讲好吕梁红色故事

时间: 2023年12月04日13:02 来源:吕梁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吕梁是革命老区,兴县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吕梁精神和晋绥红色文化的主要宣讲阵地,深入挖掘吕梁精神的深刻内涵与“三个务必”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作为一名红色阵地宣讲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解读和严格践行。

  

  70多年前,我们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毛泽东同志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今,我们党已走过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二十大报告再次发出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务必”再次告诫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期间,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讲到“要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继承革命传统,立志千秋伟业的强烈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深入研究吕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不难发现,吕梁精神的内涵深刻映照着“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

  

  一、新时代讲好吕梁红色故事,弘扬吕梁精神,就是要讲好在党的领导下,吕梁儿女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

  

  从1925年,吕梁山上成立第一个党组织----汾阳特别支部,无数吕梁儿女挺身而出,以济世救国为己任,流血牺牲,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最强音。张叔平铁钉穿身志不屈,牛友兰毁家纾难为抗战,续范亭飞马告急挽狂澜,刘胡兰视死如归热血溅;他们向死而生,用血肉之躯铸就不朽之精神!吕梁地区的每座山梁,每条沟壑都埋有烈士忠骨,驻有烈士丰碑,吕梁大地写满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新时代讲好吕梁红色故事,弘扬吕梁精神,就是要讲好吕梁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一部吕梁英雄传,十万晋绥子弟血。兴县是吕梁山上的“小延安”。当年吕梁养兵十万,牺牲一万,不足9万兴县人民养活了4万多革命军人。十一年浴血奋战,自力更生,吕梁儿女通过大生产运动,纺纱织布,兴修水利,发展畜牧,解决了十万部队的穿衣吃饭,给延安党中央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援助,赶跑了侵略者,保卫了党中央。这永留史册的英雄壮举,是吕梁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顽强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三、新时代讲好吕梁红色故事,弘扬吕梁精神,就是要讲好在党的领导下吕梁儿女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斗争故事。

  

  120师刚来晋西北时只有8227人,面对的是地瘦民穷,国民党三重封锁、日本人不停扫荡留下的烂摊子,部队生存极其困难。为了渡过难关,党领导吕梁儿女大力发展根据地经济,创办红色银行,发动大生产运动。中国人民银行就是在当年兴县人民创办的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北农民银行当年作为陕甘宁和晋绥最大金融载体和经济支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7年,为了解决西北前线药品短缺,吕梁人民硬是在土窑洞里研制出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和类毒素血清。没有实验室怎么办?联防军卫生部腾出了20余孔窑洞,窑洞内采用土办法:火墙、地炕加温,窑顶安装温度调节孔。没有实验对象怎么办?联防军卫生部从绥蒙军区要了一批健康体壮的好马,用来做实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这些药品送到前线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1947年,为了克服40年不遇的大旱灾,保证不饿死人,保证全力支援西北战场,面对天灾,吕梁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备战备荒、打井挖渠,抢种早种。边区机关带头执行每天节约“二两米”。翻开这一时期的《晋绥日报》,备荒救灾的报道占了很多的篇幅。面对敌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面对困难,不认命不服输,战天斗地。吕梁儿女用实践证明,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

  

  山河常在,精神永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红色文化阵地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坚持走自己的路,展现昂扬振奋的精神面貌,将新时代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吕梁精神深刻映照着“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讲好吕梁的红色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大力弘扬吕梁精神,300多万吕梁儿女的磅礴伟力就能不断汇聚,不断书写美丽幸福吕梁的新辉煌!(□ 康彦红)

  

  (作者单位: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宣教科)

(责编:邸燕琼、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