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基层治理,就会想起“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发源于浙江诸暨,1963年5月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中,浙江诸暨枫桥区采用“教育为主,惩办为辅”的方针,依靠群众用说理斗争制服了“敌人”,这个经验得到毛主席肯定,说:这叫“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并指示各地效仿推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时至今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仍是全国基层治理的旗帜,其宝贵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注重服务,服务成为治理的前提和核心。诸暨人用实践证明,只有更多地强调“治理为了人民”的理念,更多地落实“服务就是治理”的要求,才能真正把服务成果转化为治理成效。由此,“枫桥经验”实现了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跨越。
因此,真正学习“枫桥经验”,就要学其无处不在的服务意识,让“管”的意识靠后些,让服务意识再加强再靠前,将“服务就是治理”的理念理解透彻,扎根于心,落实到行动中。唯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服务就是治理”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工作要主动,进村入户、进企入社要积极,不主动到群众中去,不知道群众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怎么为他们服务?意味着一切工作都要真正围绕群众开展,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现在群众上了网,服务也要上网,在网上和群众互动。群众听不懂政策、条例,就不要照本宣科,而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举例子、讲道理。群众反映办事程序复杂,有困难,就要千方百计通过科学调度优化程序,让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让矛盾纠纷调解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当我们的服务标准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真正服务到了群众“心坎上”,基层治理就会实现一个大跨越。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基层治理固然是个系统复杂的大工程,但其主要矛盾中的主要问题是人,只要我们能真正深刻理解“枫桥经验”中“服务不缺位”的意义,从每一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思考问题,挖掘潜力更加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每一个人从高质量的服务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相信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治理效能自然会得到提升。(□ 本报评论员)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省内新闻网站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